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五章 所有人都心碎了 (第5/6页)
“理事长对这个问题的判断是明确的,这些数据说明中腾集团的生态环境有问题,而且是很严重的问题,首要责任就在董事长身上。我们说一句难听的,他就是按照老国企的那套办法搞企业文化和生态建设,问题也不可能这么严重!” 李达霄心里清楚,大家对徐腾的埋怨不是因为让李达开退休的事,这个事是迟早的,所有人都明白,大家的怨言主要集中在大飞机和机床产业,还有港口产业的投入规模过大,占据了大量的现金流。 这三件事都和政治有关。 李达霄不能说,只能抓住中腾集团的问题说一说,强调一下徐腾做为理事长的权威。 “我也说几句吧!”梁纬艮决定说几句,他出来说几句,总比让李东盛发言要好一些,万一让李东盛说多了,一下子岔到医疗产业的那些事,今天的年会议程就彻底完蛋了。 世道艰难,大家都希望财团资源多流向各自的盘口,让各自负责的集团公司日子好过一点,最好是能乘着寒冬期扩张,挤死竞争对手。 徐腾却将资源分摊到了大飞机、机床、港口这三个无底洞的方向,这才是众人不开心的地方,又不方便反对,只能借着李达开和中腾集团的事闹一闹情绪,多少也是想通过联手肘制徐腾,让徐腾这位理事长别太任性。 “制造业啊,现在的日子不好过,以后的日子可能更不好过,根本的原因是全球投资过剩,产能过剩。在金融危机以前,欧洲国家高负债大发福利,美国高负债大打中东战争,我们国家也是高负债大搞基建,日本同样是高负债,大搞日元贬值。这四个高负债导致大量的货币增发,最后变成超量的投资,不断刺激全球经济增长和消费。所以,亚太经济研究院的研究结果还是很可靠的,全球经济在未来十年都将处于长期的调整期。” 梁纬艮说的这些事,在座的每一位联席合伙人都知道,但是,他这番话的目标很清楚,直指徐腾一些决策的不理智。 “中腾集团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主要还是中低端汽配业务的竞争太激烈,即使中腾一直努力做高端,高端市场的空间又有多少?何况受限于整个国家经济层面的各种问题,中国的制造业想要机身高端的难度还是太大。”梁纬艮说出了中国民营制造业的一个整体性的心声,放弃对核心技术层面的争夺,集中在中低端做好成本管控,做好高端市场的营销工作,以小博大,赚钱才是硬道理,赚到的钱则尽量投资到新兴行业,或者干脆投资股市。 如果连老梁都要这么想,这么说,可以想象中国制造业的问题到底有艰巨。 这样的表态在几年前的华银财团是不可想象的,原因很简单,这几年的钱真是很难赚了,所有人都得被迫向现实低头。 几年前,华银财团和全国的很多优秀企业都在追求更先进的管理模式,追求管理制度的进步,现在不谈了,企业都不谈管理的进步了,都在谈创新——90%都是在虚构概念,炒作概念,以小博大的追求高利润。 这个趋势就是从2007年开始的,结果就变成私企玩创新,真正推动技术追赶的企业反而是机制僵化的国企,因为国企有行政命令压着,不得不追赶技术。 事实上,国企在技术领域的追赶也是流于形式。 有钱的玩收购,没钱的玩炒作,生产能外包就外包。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既然都有想法,那我也说几句吧。”徐腾本来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罗嗦,明确告诉所有人,他没有错即可。 既然连老梁和李东盛都有意见,他只能明确说清楚。 “现在,全球经济的大局势已经反转了,赚钱难了,我知道,大家现在真正最焦心的问题已经都变成了生存下去。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看看日本家电制造业,目前基本就是离死不远。东芝,索尼,松下,夏普,五年前,在我们心中都是我们要追赶的国际顶级优质企业。” “是的,它们现在都要死了,但是,我的意志没有改变,华银财团的所有下属公司都要成为世界上最优质企业,要实现产业的升级,掌握着最优秀的企业管理机制、企业生态环境,掌握着最好的产品和技术,掌握着最好的营销能力,只是相比过去,我们更要突出创新意识,突出工业设计的美学内涵。” “时代总是不停的在变化,没有一个企业是绝对安全的,越大的企业,越僵化的企业越危险。我的观点没有改变,日本制造业在技术上的追求,依旧值得我们学习,关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