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_第76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69节 (第4/4页)

五十一集团军、五十二集团军等部队,将这些部队调到江南,然后对部队进行大换血,将主要军官调走,由陈诚从土木系调人接替,陈诚已经在着手准备人选。

    在调走庄继华嫡系后,再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将庄继华调离东北战区,由陈诚接任,如果庄继华不从,由邱清泉范汉杰等黄埔将领负责将其解决。

    可现在苏俄出现了,东北威胁大增,庄继华完全有理由拒绝蒋介石的调兵命令,如此,蒋介石的第一步便走不动,第二步便自然胎死腹中。

    “可情报要是真的呢?斯大林对东北和蒙古一直不死心。”陈诚沉凝片刻后问道。

    蒋介石摇摇头:“那问题可能就更大了,他怎么弄到苏军情报的?而且,连苏军侵入方向都一清二楚?戴笠猜得不错,很可能来自中共。”

    这个结论更令陈诚震惊,庄继华虽然一直有亲共的嫌疑,从广东时便有,4.12后还擅自离开军队,在国外一待便是数年,其根本原因还是不赞成分共。

    回国后,庄继华明言不参加剿共,抗战中,国共数次纠纷都是在他协调下解决的,可以这样说,国共联合抗战之所以没破裂,全是他在全力维护。

    国民党高层中,包括蒋介石在内,都不认为,庄继华会投入延安的怀抱,尽管他处处维护他们,但没有人认为他会这样作。

    可如果蒋介石的推断成立,这个结论便被推翻。

    蒋介石陈诚都清楚庄继华极其身后的庞大势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庄继华已经形成庞大的集团,这个集团横跨军政商学,遍布西南华中华北山东,以至于让蒋介石都深为忌惮。

    “如果是这样那就真麻烦了。”陈诚喃喃自语,不说其他的,庄继华亲手训练的军队便高达三十万以上,这些部队装备精良,骁勇善战,远不是那些杂牌部队或八路军新四军相比。

    庄继华如果投入延安,势必造成战后,国共力量发生巨大转变,国民党由压倒性优势,变成势均力敌。

    ……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十一章朝天阙第五节曙光(十一)

    俩人正束手无策之时,萧赞育进来报告,杨永泰求见,蒋介石略微迟疑下便让他进来。

    杨永泰名义上是国民政府主席,但他很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大小事情都按蒋介石意图办,暗地里还兼任蒋经国的老师,在政务党务上对他进行指导。

    不过,最近一年多,蒋介石逐渐疏远了他,杨永泰似乎没有察觉,依旧时不时到黄山别墅来,有些时候是来见蒋介石,更多的时候却是见宋美龄。

    “畅卿先生,请坐!请坐!”

    杨永泰进来,蒋介石还是比较热情,连声请坐,从萧赞育手中接过茶,亲自给杨永泰端来。蒋介石的这番表现,让杨永泰有点意外。

    “委员长,我此来是想谈谈关于东北的人事安排。”杨永泰将茶杯放在面前的茶几上,心里琢磨着蒋介石这样作的目的,目光在陈诚脸上转过,想着刚才在院子里碰上的白崇禧和戴笠,心中有了几分猜测。

    蒋介石略微沉凝下含笑点头:“我看了熊式辉报来的名单,兴安省吉林黑龙江的主席人选是妥当的,萧振瀛和李之龙都不是东北人,李之龙长期在西南开发队中任职,对民政还是比较熟悉,不过他更擅长的政工工作,他还是继续担任东北战区政治处主任为好。萧振瀛虽然是东北人,可出身西北军,最好还是回中央任职,或者到华北任职,我想将唐式遵调到东北,担任滨江省主席,要不然让杨森担任,辽宁省主席,我看让吴铁城担任,畅卿先生,这样可好?”

    杨永泰默不作声,蒋介石和庄继华关系的变化,他心中了如指掌,熊式辉报上来的名单他仔细想过,已经想透了其中的关节。

    东北六省,以辽宁吉林最为重要,尤其是辽宁,乃东北核心,庄继华要在东北有所作为,必定要将辽宁拿在手中,何柱国萧振瀛王陵基,这三人不过是妥协的产物,北满地区,气候苦寒,工业薄弱,兴安省更是贫瘠,人口稀少,拿在手中不过一鸡肋,所以重要的是辽宁和吉林,这两个省,中央和庄继华各拿一个,应该算是个不错的结果。

    蒋介石对这个结果不满意,想将辽宁一块拿下,这样的后果就难以预料了。

    “委员长,我认为可以接受这个名单,特别是李之龙,不能动。”杨永泰斟酌着措辞缓缓的说道:“动了李之龙,将来东北会有很多麻烦。”

    杨永泰没有说明会有什么麻烦,蒋介石和陈诚却听懂了,如果动了李之龙,很可能会打草惊蛇,如果能调走庄继华倒也罢了,可要调不走,庄继华势必会想方设法将吴铁城赶走,地方上纠纷就会没完没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