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四章 分析 (第3/3页)
得读懂八零后,并契合八零后的需求。 浮躁。这个不得不承认,国内的互联网环境确实很浮躁。无论是在微博、还是在论坛或者qq群,大部分人都是不理性的,或者说不喜欢去思考的。 甚至有时候,140字的微博都不会去看完,只是看到标题就转发、评论。 围观。这个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浮躁,根本原因是中国人喜欢凑热闹的劣根性。无论在线上也好,线下也好。只要有事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围观。 无节操。这是一个新兴词,也是因为八零后兴起的。体现了八零后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一代的开放和自嘲的心态。 以上四点就是当下中国互联网的主要特征。再来看一下《万万没想到》的节目属性:一部网络自制剧,以夸张、幽默的方式描绘了屌丝王大锤意想不到的传奇故事。涉及搞笑、穿越、职场等热门元素。剧情内容包罗万象,从当下热门话题到经典历史故事。 细心的人会发现,《万万没想到》正是契合当下互联网现状来拍的。比如,搞笑、穿越的元素均是八零后喜欢的,短短的5、6分钟正是浮躁的用户注意力快速转移在互联网情境下维持注意最佳时间,热门话题和历史故事则满足了人们围观的需要,无节操更不用说了,整部剧就没有有节操过。 在营销上,《万万没想到》第一季顾灿灿一次性放出,但是第二季的播放计划,顾灿灿决定是一周更新一集。 《万万没想到》第一季顾灿灿为了吸引用户进入璀璨视频,一次性全部放出。 观众固然看得非常爽,但是其实这样不利于璀璨视频的传播。 第一季培养起忠实的观众,万万迷。 第二季的消息,璀璨视频也已经做了预告,顾灿灿无耻的采取了一点饥饿营销的手段,决定每周放出一集,将播放时间人为拉长。 这样才有利于璀璨视频网站的宣传传播。 其实对于这种幽默类的情景剧,一周更新一次是最合适的。 一是因为每集之间没有太多的剧情联系,二是因为这本就是大众转移互联网情境下压抑情绪的一个渠道,观众看它是抱着一种放松、娱乐的心态来看的。 当一周的工作压力沉积后,那么他们就会等着《万万没想到》播出的那一刻。 时间隔得太短不行,观众形成不了饥饿,隔得太久也不行,观众会等不及寻找其他的方式排解。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剧在中国更新这么慢但却还有这么大市场。 将来顾灿灿要拍网络自制剧,她也打算采取美剧的这种做法。 《万万没想到》由璀璨时代出品,璀璨时代的名气在大众中,并不出名。不过顾璀璨时代早早的就建立了《万万没想到》的官方微博,百度贴吧也第一时间开始运营起来。 叫兽易小星带领制作团在微博、贴吧等建立传播点,主要是以《万万没想到》官方和团队成员、粉丝团为传播源。 贴吧主要以互动为主,包括节目前期预热,后期互动、爆料、花絮等,而且内容做得也不错,很有创意。让节目贴近了粉丝,让王大锤更屌丝。贴吧前期关注人数就有六万人,等到上映之后,很短时间内,贴吧关注人数达到了二十万。 其次就是微博。 如果说贴吧是互动的话,微博就是快速传播的阵地了。而且,微博也是他们最有实力的传播阵地。顾灿灿、叫兽易小星的微博大号有很大影响力。 而且叫兽和很多微博活跃度很高的段子手关系非常好,每次叫兽微博发布视频,都是一票段子手大力扩散,以至于每次微博都是上万次转发。 圈内人士心情复杂,顾灿灿这个小丫头其实是天命之女吧,一部搞笑短剧引流效果不亚于几百上千万的广告投入,半个月的时间就打响了一个新上线视频网站的名气。 《驴得水》剪辑好之后,送到光电总局审核,这需要一段时间。 先把手头的事情放一放,顾灿灿陪着奶奶回了清江市,去她的小姑姑家住几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