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1节 (第1/2页)
去年年底,汪大小姐差人拿了当年的定亲信物来姜家,问婚期何时。 除了姜宽母亲,姜家其他人都决定履行婚约。 因为太过气,又为了儿子的婚事与姜父闹了几场,后来姜母气病了,缠绕病榻数月,今年年初去世了。 姜家人隐瞒了姜母的死讯,又为姜宽、汪大小姐定下婚期。 随即,汪大姐小的嫁妆一箱又一箱的抬进了姜家。 姜家的产业被盘活了。 姜宽自然无法接受母亲已去世、家人却隐瞒不报, 更加无法接受家里问也没问过他一句,就做主要他娶汪大小姐。 但, 也由不得他了。 良时吉日,姜宽被堂哥用枪顶着头,愤恨不已地穿着红马褂和汪玉桂拜了堂。 当晚,堂哥吃完了酒一走,姜宽看都没看汪玉桂一眼,直接离去,又出了国。 这一走就是三年。 一九四零年,姜宽学成归来,直接投身抗日大军,压根儿没和汪玉桂联系过。 汪玉桂偶尔才从同乡的嘴里听说丈夫回来了,又去了根据地? 于是她雇了脚夫坐着小轿,带着保镖和丫鬟,辗转万里寻夫,终于在根据地找到了姜宽。 姜宽厌恶汪玉桂到了极点,直接说离婚。 可一说离婚,汪玉桂便要寻死。 姜宽再次不告而别,出去执行任务。 汪玉桂则留在根据地接受了组织给她做的思想教育工作。 她思前想后,决定先回老家。并且放话给姜宽,说让他回家一趟,她已经想通了,愿意和他离婚。 姜宽信以为真,做完任务后回了赣省老家。 不料,汪玉桂从头到尾都没有相信过组织说的那些话……什么自由恋爱、自由结婚,什么解放全人类,什么拯救四万万同胞…… 她只知道,如果她不以离婚为诱饵,她的丈夫根本不会回家! 看,他这不就摇着尾巴来了么! 汪玉桂告诉姜宽——想离婚可以,他必须给她一个儿子。 气得姜宽转身要走…… 没想到,汪玉桂竟然命家丁将他拿下,关进她了的闺房里! 但就这样,姜宽死活不肯碰汪玉桂。 后来汪玉桂给他下了药,她才如愿怀上了孩子。 汪玉桂怀孕后,才放姜宽自由。 当然,这也是姜宽为了重获自由而迷惑她的。 一旦恢复自由,姜宽发了疯,不但把汪家砸了个稀巴烂,还将汪玉桂重重推倒在地,怒气冲冲走了。 汪玉桂卧床休养很久,很辛苦才生下了儿子姜书远。 事情一晃到了一九四八年,f市解放了。 这一年,汪玉桂时年二十八,姜书远八岁。 汪玉桂很慌张。 她知道,旧政府被推翻后,新政府要推行土改,必定要找她的麻烦。 更何况她的发家…… 起初是因为投靠了伪满政府的高官,年年奉上巨额孝敬银,才得以发家; 伪满政府垮台后,她又重新抱了蒋氏政府高官的大腿; 绿棠春,才得以在上海滩大放异彩的。 当初姜宽母亲拼死反对这桩婚事,就是因为她知道儿子姜宽与汪玉桂的基本三观都合不来…… 这样的两个人,怎么可能成为志同道合的恩爱夫妻呢?! 因为害怕被新政府问责,汪玉桂日夜难安。 她托了很多关系、很辛苦才联系上时任新政府高官的姜宽,给他打了一个电话,“……你不要老婆了?不要儿子了?不要我们家里的钱了?” 姜宽道:“你好好接受改造吧!” 汪玉桂急道:“姜宽,我会死的!你不惦记着我们结发夫妻的情分,难道你连我们的儿子也不顾了?” 姜宽冷冷地说道:“倘若你没干亏心事,又有什么好怕?” “倘若你当年没跟伪满政府勾结,倘若你从未和蒋氏政府勾连,倘若平日里你从不欺压百姓,根本不会激起民怨,最多也就是被划为富农,你到底在害怕什么?” 汪玉桂当然害怕,但时至今日,她也觉得委屈,“我不过是给了他们一些献金,若我不给,绿棠春要怎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