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3节 (第1/2页)
比如远香阁、藕花亭、稻丰林等, 关春玲思考许久,最终还是决定起名为“想家快餐厅”。 关月旖不乐意。 后来还是唐姨和黄爱萍给劝好的: “想家这两字儿挺好的!月月你想啊,咱们快餐厅的顾客全都是在广州打工的外乡人,以川湘贵赣风味菜为准,想家这个名字,一说起来就让人忍不住想起家乡的小吃……这对出门在外的人,是个绝对的诱惑啊!” “是啊月月,这个名字简单明了,一说想家,不管是有文化的人、还是不识字的人,都会往思乡那方面想。而且想家比思乡更口头化,说起来琅琅上口,也更亲切啊!” 关月旖撅嘴儿,“哼,你们仨是一伙的,我说不过你们。” 关春玲哄女儿,“月月咱们先把这个想家快餐厅做起来,等以后有钱了,咱们再开远香阁、藕花亭和稻丰林,好不好?” 关月旖一听,又高兴了,点点头。 ——那还差不多! 反正,她妈妈以后肯定不能一直开快餐厅的。 要开大酒楼! 关春玲无奈地摇摇头。 关月旖虽然学习任务繁重,但也参与了想家快餐厅的建设,并且还给了妈妈不少建议。 比如说,关春玲本来想去批发市场买碗碟的, 她和唐姨轮流跑批发市场,比对餐具的样式与价格,最终决定买一体式多格化的不锈钢餐盘和不锈碗。 因为清洗方便,又打不破、损耗小。 可一问价格—— 虽说比零售便宜多了,可关春玲还是舍不得钱。 她买上下九的那个铺子时,已经欠了一屁股债,到现在也没钱,何况还要负担唐姨的工资,新店铺这边付提前预付了一年的租金与押金,还要添置昂贵的冰箱…… 现在她连碗筷都舍不得买贵的。 关月旖就告诉妈妈,直接去找工厂买库存。 关春玲不明白。 关月旖让妈妈去找同住在女工宿舍的女工们,问她们知不知道哪里有做不锈钢餐盘的工厂。 很快,关春玲就打听到了。 周末的时候,关月旖和妈妈一起乘坐公共汽车找了去。 虽然餐盘厂的位址很偏,但在附近居然有三五家生产相同类型餐盘的厂子! 关月旖带着妈妈一家一家地去敲门,问他们,有没有餐盘的库存,她们想看一看。 对方不耐烦地问关月旖要多少,关月旖说先要二百套。 厂家业务员的脸色好了点,带着她们去了库存仓库。 当然了,关月旖也不是什么库存都要的,还是要比对一下餐盘的样式、品质和价格。 第一家厂子的餐盘定价超过了关月旖的预估,关月旖没要,顶着业务员想吃人的愤怒目光……走了。 离开厂子以后,关春玲有些不安,小小声问关月旖,“月月,他们……不会有意见吧?” 关月旖笑道:“妈你怕什么啊!你要知道,我们这样的小客户,虽然只是要二百套库存餐盘,可我们是付现金的!只要我们挑中了款式,觉得品质没问题,价格又合适……他们会高兴的,毕竟这些是库存么!” 关春玲又问,“他们为啥有那么多的库存啊?” 关月旖道:“那原因就多了!他们的上游采购商,一般是月结或者几个月结一次钱,那万一上游采购商倒闭了,那这些厂子可不就白做了?!又或者是,他们接了订单以后做错了款式,也有可能是因为质量不好被退货了……” “所以咱们找他们买库存,这是在帮他们呢!” 关春玲恍然大悟。 关月旖带着妈妈再找到第二家餐盘厂的时候,妈妈明显有底气多了,去人家库存车间里选款式的时候也敢挑三捡四了…… 最终,母女俩将这附近所有的,一共五家餐盘厂的库存车间全都翻了一遍,终于找到了样式不错、品质挺好,价格还便宜的餐盘和碗,筷子。 二百套不锈钢的多格餐盘、不锈钢碗,不锈钢筷子,只花了一百块钱不到! 关春玲喜得眼冒精光,直叫嚷着想要多进点儿库存,拉到上下九摆地摊儿去! 关月旖捂着嘴儿笑,知道妈妈又掌握了一门挣钱的小手艺。 她还知道,她的妈妈特别聪明! 今天她只是带着妈妈来买了餐盘,改天她妈妈就能带着唐姨好好的逛逛其他的厂子……搞不好还会一家一家地去问,然后想办法弄点库存小百货,运去上下九摆地摊。 她妈妈还不止在这方面聪明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