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54页 (第1/2页)
原主想出来的办法有二:其一,以国家的名义于各州各府各县各镇开办蒙学,免费为天下有志入学的人开蒙。至于开蒙后,是有意继续往上读,还是自知没有天赋放弃读书,就皆随他们自己愿意。但这样广撒网,愿意进读,有天赋的学子数量就起来了。 不过这个办法听起来虽然好,但同样的问题和麻烦也很多,首当其冲的就是hellip;hellip;朝他没这么多钱o(╯□╰)o。燕朝开国不过二十年,遭受前朝之乱,整片中原大地都处于休养生息当中,百姓过得紧巴巴,朝廷也没富到哪里去,毕竟开国减免赋税了嘛hellip;hellip; 除了没钱以外,还有一个更严峻的问题就是hellip;hellip;也没有人。要在各地开设学府,不知道需要多少有学识的读书人,就算可以启用童生、秀才,但经过战乱后,中原十室九空,实在是凑不起这么多读书人。 第一个办法没有可实施性。 第二个办法倒是有一定可能实现,但是盛廷弘却不太愿意上禀圣上,因为盛廷弘是儒家学子。这个办法其实是向朝廷举荐有才华的人,不一定非得是四书五经读了通遍的科举出身,只要能办得了实事,就都是人才,当得起官位。 这个法子在刚开国的这些年里不是不能实施,但如果这样,朝堂中难免混入其他学派的弟子,这就让儒家出身的盛廷弘有些难以下定决心了。将这个法子上禀圣上,是忠,但却又有违儒家利益,这些都让盛廷弘难以抉择。 不过这些在玄渊看来就不算什么大问题了,他是会为了儒家而纠结这个的人么?那显然不是的,一方是为天下好,一方却只是儒家得利,玄渊很清楚自己应该选择哪一方,掸了掸袖子,玄渊扬声道:备轿。我要入宫觐见陛下。rdquo; 以盛廷弘的身份地位,以及他与圣上的关系,他要入宫觐见再是容易不过,虽然今日修沐,但陛下没有不接见的说法,定北侯府的管家在宫门口亮了下侯府的牌子,宫门便开了让他入宫,而进宫后玄渊得到了当今圣上燕明帝的接见。 燕明帝是在御书房接见玄渊的,虽然今日不上朝,但是燕明帝是进取之帝,并不喜好奢靡和享受,就算是今日这样难得的闲暇日子,一样留在御书房中处理公务,算得上是位心怀天下的明君。 宣之,你今日怎地突然入宫觐见,莫非有什么重要事情?rdquo;燕明帝对盛廷弘极为信重,二人君臣情谊颇深,所以玄渊刚进御书房,还来不及行礼,燕明帝就已经主动开口询问,唇角挂着几分亲和笑意。 施了个幻术,让燕明帝以为他规规矩矩行礼过后,玄渊方才从宽大的官袍袖子中掏出了一份折子双手奉上,沉声徐徐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