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37节 (第1/2页)
他们肯定知道的。甚至,保不定其他古老的门派也有人知道。 只是失落的东西已经无法挽回,道儒大战当时的局面,只怕他们的态度稍微软弱一些,都可能被当做是“儒门同党”。 这一次,如果不是恰好有儒家的人卷进来,连她也是在儒门见识过许多的,紫霞门保不定还真的得在摸索之后,借鉴儒门。 水馨并没有看错那个小男孩。 她的安慰之言,让听见的那些民众,又轻松起来,泛起希冀。 男孩却攥着拳,有些犹豫的问,“还会出这样的事情吗?还会有人死吗?是不是,学习好了,就能不怕那个毒?” 水馨摸摸他的头,到底没有继续恐吓,只是道,“这一些问题,我都无法给你一个肯定的答案,孩子。我们只能希望,希望比灾难更早到来。” ——事实上,这八十一城区要是能安安稳稳的等到教化成功,她可以去吃土。 没可能的。 哪怕是从上古封印的目的来说,这八十一城区的人口,能保住“真实人数”的数量就很了不起了。 水馨对此根本不抱指望。 —— “还需要一个考核。”离开那个家庭之后,在晚课之前,水馨这么问云曦,“这几天,那些‘考生’的稻谷也陆陆续续都出来了。沈真君的话你是知道的。还要再设一个考核,从《紫霞经》锻炼心性的角度来来考核的话,你觉得怎么设置考核比较好?” 云曦这些天一直在认真学习。 那些被培育出来的“灵谷”,“灵谷”的气息他也又和那些修士的文章对应。然后又对应了水馨给他的典籍与他修炼时的炼心之法。 当然也是有心得的。 他苦笑一声道,“我们在山上的时候,‘炼心’主要是各种幻境。然后是同门的风气,一些冷言冷语之类。‘心性’……说是那么说,到底要怎样的‘心性’才算合适,才算是好?其实,即使是上古,也一直没有定论。那些留下来的矛盾言语,总是让人迷茫。在这一点上,儒门确实强得多。” 水馨点头。 从诚心正意,到治国平天下。 儒门的“立德”是层层递进,条理清晰的。 在这条递进的线上,虽然也有“能否保持诚心正意”、“有没有能力”这一类的问题时时考验,但道路明确,在任何一步停下来,也有相应的经典告诉你,在这个点上,要做到什么程度。 “因为紫霞门的目的始终是修炼,求得是长生逍遥。锻炼心性只是一种辅助。而儒门的话,‘立德’比实力还要更重要。至少说是那么说。因为求得是‘此世留痕’,‘名留青史’。几乎是整个修行体系的根基。至少圣儒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才会在立国之后,向天道确认科举体制。” 一个是辅助,一个是本体,重视程度肯定差得远。 “嗯……简单的讲,《紫霞经》只怕最终还是要让功法适应自己,所以要求的心性,没有一定之规。但儒门功法却从小就让人去贴合德行的要求,不许跳出框架。” 云曦忽然道,“‘常东’的心性未必不符合《紫霞经》的标准。” “你是觉得这里的‘紫气’的要求,是有个框架的,反而儒门的更合适?” 云曦点头。 “如果我拿你给我的典籍,让他们去读书,然后去教学生,当做第三个考核,‘师姐’你觉得如何?” 水馨瞪大了眼,“你认真的?” 云曦很郑重的点了下头。 “……好吧,我没拿注释,你要知道,那些东西其实也是可以有很多解释方向的。” 否则儒门也不至于有一堆流派。 那就是“大方向一致,小方向的矛盾也能撕一辈子”的感觉。 “我知道。”云曦道,“所以我才会觉得可以那么考核。我已经选定了几篇文章。” 原来还是早有预谋! 水馨都有些呆了……但是,好像也没反对的理由? “唯一的问题是,”云曦道,“从今天那男子的事情看来,倒未必是修士出事。若是这里的居民出事,反而更不好处理?” 水馨瞅他眼。 但她也听得出来,云曦并不是在体恤民众的性命。只是不想破坏这里的秩序罢了。毕竟“修士有危险”,在哪个世界都算常识。“凡人有危险”,在这个世界,却肯定不是常态。 所以她没说什么。 —— 第二轮考核,因为“常东”的缘故,水馨认识的几个人,倒是全都排名在前三十之内。而且,苏羽卿、慕离虹、燕凯歌的成绩,还都在前十。反而是几个北方人,就风少阳考得比燕凯歌好一点。 剩下几个北方剑修,反而都排到了后面。 由此可见,准确的体悟了浮月界的天意,在这里也是有用处的…… 但等到第三轮考核的要求出来…… 苏羽卿几个人就心情复杂了。 他们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找过了圣儒林云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