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1节  (第2/3页)
忌着长辈,这会儿还得顾忌着府里事情多……某人回来以后,她还没能好好跟他说几句话呢!    楼夫人看见郑娴儿强颜欢笑的样子,心里居然觉得有些可爱,便攥了攥她的手,笑叹道:“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你要怪也只能怪造化弄人了!”    郑娴儿仰头看着廊下喜庆的红灯笼,笑着:“我才不怪造化弄人呢,‘造化’对我,实在已经算是够宽厚了!”    楼夫人欣慰地拍了拍她的手背,叹息着低下了头。    今年的风浪,只能算是一个开始,将来……    命运会厚待谁、戏弄谁,哪个能料得准呢?    门外,众婆子和小厮们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都是欢欢喜喜的。    喜气是会传染的。领到了糕点布帛的穷人们笑容满面,宣泄着简单纯粹的欢喜。    或老或小行动不便的穷苦人们,捧着小厮们分下来的胙肉,更是欢喜得不住念佛。    楼家的声誉在今年冬天陷入了低谷,却又在今天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愿意为楼家诚心祝祷、愿意相信楼家可以熬过这个难关,福泽绵长。    楼夫人在门内站着,远远看着众人向着大门的方向诚心行礼,禁不住心头发酸。    春杏跑了过来,把一个陈旧得发黑的布包递到了郑娴儿的手上:“奶奶,那边来了个孩子,说是想拿这个跟咱们换块布回去给他娘做衣裳!”    郑娴儿打开布包,看见里面是几块热乎乎的高粱面饼子,忍不住笑了:“我倒是一整年没吃过这个了。那孩子也有趣,他要布咱们又不是不给,何必要拿东西来换?”    春杏笑道:“我也这么问他了,他说咱们的布帛只发给无家可归的乞丐,可他不是乞丐,所以不能白要,不然就坏了咱们的规矩!”    郑娴儿听得一怔。    楼夫人在旁叹道:“那孩子的心性,很难得啊!”    郑娴儿忙吩咐春杏:“快去把那孩子请过来,说话客气点!”    “好嘞!”春杏依旧笑呵呵的,燕子似的飞了出去。    那孩子很快就过来了。郑娴儿细看了看,见他长相只能说是端正,身上的衣裳补丁摞补丁,却洗得干干净净,心下不禁又添了几分好感。    楼夫人看着也觉得喜欢,便牵起那孩子的手笑问:“你叫什么?几岁了?”    那孩子迟疑着,不太熟练地打了个躬,高声道:“回太太奶奶的话,我叫林逢春,过了年就八岁了!”    楼夫人赞许地点了点头:“居然有大名,也懂礼数,是个有教养的孩子。”    郑娴儿没说话,随手掰了一块饼子塞进嘴里。    林逢春看见了,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郑娴儿倒被他瞧得有些不好意思,讪讪道:“你家的饼子烙得不错,比我自己做的好吃。——刚才听丫头说,你想拿这个换块布回去?”    林逢春郑重地点了点头:“我知道高粱饼子不值钱,可是……我家里只有这个了。如果太太奶奶不嫌我力气小,我可以来府里帮忙做工!”    郑娴儿弯下腰,伸手捏了捏他的小脸:“你先告诉我,为什么想要我们的布?”    林逢春咬了咬嘴唇,低下了头:“我娘病得很厉害,大夫说,就是正月里的事了。我从来没见过我娘穿新衣裳……我想,楼家的福气大,今天发的又是祭礼上用下来的布帛,说不定带着不少福气呢!没准我娘穿了新衣裳,病就好了……”    “这孩子!”楼夫人已经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郑娴儿叹了口气,忙回头喊春杏去拿些银子和上好的棉布过来。    春杏是个伶俐的,一会儿直接提了个大包袱出来,笑道:“这是二十两银子和一匹棉布,还有五斤棉花,另外我还装了一盒子蒸糕、一碗鸡腿肉,给小哥儿带回去晚上吃!”    林逢春有些惶恐:“我不是来乞讨的,不敢受奶奶的厚赐……”    郑娴儿牵起他的小手,笑道:“你要真是来乞讨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